口令:指挥动作时,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叫口令。
包括指示词、预令和动令三部分。只是有的动作只有预令和令,如“向右——转”;有的动作只有动令而无预令,如“立正”,有的动作三部分都有,如“面向单杠(指示词),向左向右(预令)——转(动令)”。
口令的种类
•短促口令:只有动令,发音短促有力,不论几个字,中间不拖音、不停顿,通常按音节(字数)平均分配时间。有时最后1字稍长,如“立正”、“稍息”、“报数”等。
•断续口令:预令和动令之间有停顿,如:成体操队形,散开!第n名,出列!各排,报数!等。
•连续口令:预令的拖音与动令相连。预令拖音稍长,动令短促有力, 如“向后——转”、“齐步——走”。有时预令与动令之间有微歇,如“立——定”等。
•复合口令:兼有断续和连续口令的特点,如“以× ×同学为准,向中看——齐”、“右后转弯,齐步——走”等。
下达口令的基本要领
•发音部位要正确:用胸音和腹音,短促口令,比如:立正、稍息
•掌握好音节:要有明显的节奏,比如:向右看——齐!向前——看!
•注意音色、音量不要平均分配:一般起音要 有低向高拔高。比如:向左看——齐!
•突出主音:把重点的字要加大音量。比如,向右——转!向前几步——走!
队列指挥位置
指挥位置应当便于指挥和通视全体。
停止间:
教师位于队伍中间,与队伍成等腰三角形。
(▽:教师,●:学生,●:排头学生)
▽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行进间:
横队时在左前方
▽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● ● ● ● ● ● ●
纵队时在左侧中间偏前的位置
队列练习内容
一、原地队列动作
1、立正 口令:“立正”
2.稍息 口令“稍息”
3、看齐、报数
(1)看齐 ①向右(左)看齐
要领:基准学生不动,其他学生向右(左)转头,眼睛看右(左)邻人的腮部,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学生,自第五名起,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(左)第三名学生为度。后列学生,先向前对正后看齐。
②向中看齐
口令:“以×××为基准,向中看——齐”
要领:当指挥员指定“以×××为基准”时,基准学生左 手握拳高举,听到“向中看——齐”的动令后,将手放下,其他学生按照向右(左)看齐的要领实施。
③向前看齐
口令:“向前看——齐”
要领:排头学生不动,其他学生向前对准,第三名以后的学生,以看不见自己前面第二名学生头的后部为度。
④向前看
口令:“向前——看”
要领:学生在向右(左、中、前)看齐后,教师发出口令听到动令后,迅速将头转正,恢复立正姿势。
二、报数
口令:“报数”
要领:横队从右至左(纵队由前向后)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向左转头报数,最后一名不转头。
四、集合、解散
(1)集合
横队集合
口令:“成×列横队——集合”
要领:口令下达后,基准学生(一般为最高的学生)迅速到指挥者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,其余学生按(高矮)顺序依次向左排列,自行看齐。
纵队集合
口令:“成×路纵队——集合”
要领:基准学生迅速跑到指挥着前方适当位置站好,其余学生(高 矮)依次向后排列,自行对直。或按横队集合向右转即可。
(2)解散
口令:“解散”
要领:听到口令后,学生迅速离开原位置(稍息时,先立正,然后迅速离开原位置)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